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政治與宗教

朱師如此區分政治與宗教的範疇:
政治管的是外在秩序;道德/宗教管的是內在秩序。以使用的方法來說,政治是訴諸強制;道德/宗教必須符合自由意志、接受者心悅誠服的要件。以是非尺度來說,政治會講求妥協,泰半在灰色地帶進行;道德/宗教講求黑白分明,某些基本戒律不容打折扣。自言行評判而言,政治只管現實果效,政策、政務推動者居心如何,不予追究;道德/宗教則要求動機、心態純化。
若按照馬克思的認知,對於宗教的絕對純潔之要求,乃人類本身將一切美好的價值投射在一個原本不存在的超越之想像的行為。比如“神愛世人”,這是非常純潔美好的價值觀,然而,在現實中很難做到,於是人類就把此一價值加諸“上帝”身上,讓這位超越的存在體,成為人類模仿、學習的對象。換句話說,“上帝”的真善美是人類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遞嬗後所層層累加的理想投射。

這沒什麼不好。英國哲學家Anthony Kenny的Faith and Reason便說:“如果上帝不存在,那麼上帝就是人類無數想像中最偉大的一個創造而已。沒有哪一個想像之創造如此富有思想內涵,且對哲學、文學、繪畫、雕塑、建築和戲劇之靈感如此重要。若拋開了上帝之觀念,數學家們最具創造性的發現和戲劇中最難忘的人物也只是想像的次要產品:哈姆雷特和-1的平方根比較起來會變得蒼白而毫無意義。”

至於政治,在人口與日俱增的情況下,成為了維持秩序的必需。但當它成爲了必需,啟動它的人們對它的焦慮也隨之而來。《舊約·約伯記》裡有名的比喻——或稱鱷魚,或叫利維坦,總歸是水族之王——便形象地指出了人與國家(政治)之間矛盾的存在。不過,從上帝對約伯的訓示中約略看出,政治與宗教,真是冰炭不投的兩個領域,雖然史上確有政教合一的案例在,但政教合一的結果,往往就是利維坦淩駕在上帝之上,後者成為前者利用來愚民的工具——儘管,在無神論者或不可知論者看來,一切都只是人為的把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