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自由廣場





Negaraku,Tanah tumpahnya darahku.
Rakyat hidup, bersatu dan maju.
Rahmat bahagia, Tuhan kurniakan,
Raja kita, Selamat bertakhta!
Rahmat bahagia, Tuhan kurniakan,
Raja kita, Selamat bertakhta!
(我的國家,我生長的地方。
各族團結,前途無限無量。
但願上蒼,福佑萬民安康。
祝我君王,國祚萬壽無疆。
但願上蒼,福佑萬民安康。
祝我君王,國祚萬壽無疆。)
——馬來西亞國歌Negaraku(“我的祖國”)

中學畢業後,有多久沒正式唱完馬來西亞國歌了?這幾年間,總共有三次,我竟是在台灣唱完這首歌。地點永遠如一,那便是極具象徵意義的“自由廣場”。


來到自由廣場,只見人影疏疏落落,場內的鴿子剛好填補了這份空疏。

自由廣場的天,依然是陰陰的天。按理說,台灣的四月天,該是風和日麗的。但這幾天卻陰得厲害,連合該在這個月怒放的櫻花,也早在上個月尾,草草謝幕。

氣候,不再是以前的氣候。


自由廣場的牌匾正是題作“自由廣場”四個大字。在二〇〇七年以前,原題“大中至正”,出處固然是來自王陽明的《傳習錄》——“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但似乎和“蔣中正”的試圖被“神化”也含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所幸,二〇〇七年末,綠營政府爲了祛除蒋化,毅然卸除“大中至正”四字。我想,這一卸除,除了帶有新故替換的意味之外,同時也代表著獨裁思維的正式落幕,政治自由的興旺延續。

然而,政治自由絕不是終極目標,它只是一個起點,一個建立美好社會的先決起點。它就如台北的自由廣場,看起來廣袤舒心,但是,卻只是什麽都沒有的一片地基。

人,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在政治自由這片廣場上,首先要擺脫的,是經濟需求的壓力。沒有了這一層壓力,才能好好的建設心靈和陶冶精神,以求獲得更幸福的美滿生活。試問,連這一點自由都不願讓出來的執政黨,略見端倪便極盡摧殘之能事,又如何肯讓經濟、教育、媒體、文化、宗教都自由自在地平等發展呢?

政治自由,這座島嶼已經有了。而遠在南洋的那片土地,則只是在有望獲取這份自由的起步。

終於,唱完了國歌,正要解散之際,低頭一看,腳邊有幾根鴿羽。俯身拾取,心中浮起了這幾個字:自由廣場無所有,憑君翱翔寄自由。

天佑大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