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怪象

在恩師的教學博客重新瀏覽“尋章摘句”,讀至錢理群一段,感觸特深:

有一個學生來參加考試,這個學生說了一些不恰當的大話,沒有甚麼材料依據,也不加論證,就得出一個很可怕的大結論。而且這個學生在我看來是十分狂妄,覺得自己的就是最好最對的,其實從學術上看毛病很多。我這人脾氣很好,但有時也會發脾氣,我也搞不清楚為甚麼,突然憤怒起來,我就利用我的知識優勢,連續向他問四、五個問題,並非常嚴厲地訓斥他。最初我很得意,但他驚恐又不以為然的神態使我一驚。——應該說, 指出學生的錯誤,提出質問,這本身並無問題,這也是教師的責任與權利;問題是我的權威心態,我的訓斥中的不平等態度與霸氣,這就形成了利用知識權力對學生的壓抑。現在我又想起這件事兒,就覺得臉紅與不安,而我已沒有機會再向這個學生道歉。我這樣做很可能使學生的自信心受到很大傷害,有可能影響他未來發展,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可以稱為魯迅所說的「精神虐殺」。

是不是我的錯覺,總覺得,這種以自己的知識優勢來精神虐殺他人的霧氣,正在四周瀰漫。教授對學生,博士對碩士,碩士對學士,擺出一副自以為學識淵博的高姿態對後學者不客氣地指點江山。可悲可惜可歎者,是此輩中人往往只是爲了出一口氣,心裡得意,以眼角掃視對方,然後喜滋滋地撇起嘴,拍拍屁股,繼續和旁人唏哩嘩啦。
——一副我就是真理的鳥模樣!

……

捧著一篇不入流的文章,明知格式的不符是因為版面、字數、出版社要求所致,卻仍要沖這一視角來大肆撻伐。這種感覺,很像拿中學生作文,來研討、來批判。意料之內的,這篇文,當然是被批得一文不值了。好吧,或許這叫做反面教材,要理解那背後的用意,避免日後重蹈覆轍。只是,這種專找下作然後拼死命批判的“偉業”,越想越不對勁。
如果說,一件事,打一開始就缺乏本質性的判定,是非對錯,見仁見智,從而也就只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若有人忽然在這時表現出眾生喧囂中的一點靜謐,他大概就會被目為沒主張、不合作、無立場,卻其實,不管是公說的還是婆說的,說到底絕非那件事的基本屬性。若想要據此以衡量高下,不就更凸顯了無厘頭嗎。所以啊,爲了活得舒服些,“從眾”,就是唯一的法則。——如果句號之後就是結束,還真抱歉,我想說,你的人生,大概就是這樣了。

……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是得復卦,二四六合共三爻變,合占本卦之卦之卦辭,得睽卦。
二卦齊觀,本卦為主。知所先後,卻遠道矣。

本卦卦辭曰:復,震下坤上,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彖》曰:“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之卦卦辭曰:睽,小事吉。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所以是說,所卜之事,已稍稍見眉,至於後事如何,則仍然是白茫茫一片,更甚者,難得起復的陽爻,在還沒來得及茁壯向二三四五六陰爻發難之前,卻已經讓這五條友給吞噬。
一個字:慘!

怪象,怪象……

沒有留言: